红色土地 薪火相传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的黄冈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红色土地,热血铸就。翻开中共黄冈党史,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在1.7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一直都上演着敢为人先、奋斗不息的历史画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主导了中共武汉早期组织的创建,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诞生了鄂东最早的共产主义团体——共存社,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造和坚持了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21年根据地活动不停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要修好。”
在全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县回龙山镇八斗湾党小组和黄州区陈策楼党小组诞生的地方,追寻先辈足迹,汲取历史养分,远眺前行的路,在回望历史中坚守初心,在新征程中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革命之光:鄂东最早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团体
记者 汪秀玲 通讯员 肖超
黄冈白羊山并非名山,但山脚下的浚新学校却是上个世纪20年代远近闻名的新式学堂,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正是成立于此。
70余年后,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在回顾党的创建时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党史专家认为,共存社是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共存社的成员们最初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即将成立,这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团体成立比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还早一个多星期,它的成立为后来的八斗湾党小组和陈策楼党小组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和组织人员保障,点燃了黄冈革命的火种。”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颜宏启揭示了这个建于清末的民间建筑物背后不同寻常的意义。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
最早亮相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
1921年7月16日至21日,武汉青年学生进步团体互助社成员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唐际盛、卢斌(后改名陆沉,回龙山戴家冲人)等24人,来到黄冈县回龙山八斗湾浚新小学开互助社年会,湖南长沙的易礼容受毛泽东同志的派遣也赶来参加。
会议第一天讨论“主义及宗旨”,一致同意将成立的团体叫“波社”,意即效法俄国 “波尔什维克”的意思。
大会最后通过决议,成立“波歇维式”政党性质的组织,定名叫作共存社。共存社宗旨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争斗,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之目的”。它“组织严密、俨然一国家”,下设总务股、教育股、实业股、宣传股。
这是一个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政治组织,也是最早亮相国际政治舞台并被共产国际认可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为了号召中国和远东弱小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争取民族解放,共产国际在苏俄的伊尔库茨克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中国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一共有44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39人。林育南代表共存社参加了这次会议。
共产国际给每个参加会议的代表都发了调查表,用中、俄两国文字填写,表上标明参加人员类别是“中华共产党部”。这个非常珍贵的调查表和委任状是上海一大纪念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苏联查阅相关资料才找到,目前上海一大纪念馆仍然保存着从原苏联复印回来的影印件。
团风县档案馆副馆长程时祥介绍,这充分说明了共产国际认可共存社为中国共产党组织。
“八不”戒约加强社员自我修养
在共存社旧址的青灰色墙壁上,一张写着“不嫖、不赌、不烟、不酒、不纳妾、不奢侈、不有害社会事业、不有害社会团体”的“八不”社员、社友戒约十分引人注意。
“我党一直非常重视党风建设,2012年12月4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党风激浊扬清之变。而在一百年前,共存社的社员们出台了‘八不’戒约主张个人修养。”程时祥介绍。“这些戒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其实是十分严苛的,极大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1921年8月10日出版的《我们的》杂志对这些戒约作了详细报道。这是最早关于共存社社员加强个人自我修养的文史记载。
1920年9月至1921年2月,担任中共武汉党支部书记的包惠僧回忆说:“临时党中央有信给我,要我们吸收恽代英及他领导的利群书社的分子,我也去访问过他们,恽代英也同我谈起卢斌(陆沉)、林育南等,我和陈潭秋都同他们直接接触过,很注意个人修养,一个个像清教徒似的。”
恽代英及他的同志们主张个人修养,在社团内一直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培养了大家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坚韧不拔的斗志,这些品格正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所必备的。
“共存社的成员们基本上都参加过互助社,都是激进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致力于自身修养,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也表明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团风中学史学高级教师詹维东说。
不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传来, 1921年下半年恽代英直接与上海联系加入共产党,在他的带动下,共存社成员大部分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存社停止活动,许多人成为早期共产党组织理论建设和工人运动的骨干力量,在后来的二七大罢工、安源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星星之火:湖北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
记者 何皎月 通讯员 伊海清
陈潭秋故居
阳春三月,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生机盎然。一条长达4000米的红色飘带路绕村循环,串联起各个红色文化节点和村落田园。2014年就实现脱贫的陈策楼村,以红色旅游、绿色发展为主线,正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陈策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文胜说,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三级党组织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传承,也是革命先烈当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
1921年7月,董必武和陈潭秋代表共产党武汉支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陈潭秋、林育南等人回到家乡黄冈县传播马列主义,指导黄冈的革命和斗争,秘密筹划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
1921年秋,由陈学渭、肖仁鹄、胡亮寅等同志,在“聚星”和“青藜”两校的师生中,先后发展了一批青年学生的教师分别加入了党和团的组织,陈策楼村的陈正文、陈健民和陈仿武成为第一批发展的党员。湖北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大别山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中共陈策楼小组在“聚星学校”秘密地成立起来了。肖仁鹄任小组长。
从此,陈潭秋在陈策楼地区便撒播了农民运动的火种。在陈策楼村党小组的辐射和影响下,杨鹰岭、上巴河、总路咀、滚子河金龙寺、古坟咀、孙家咀、三里畈等各地的党、团组织,也相继秘密地建立起来了。
据中国共产党黄冈历史资料记载,1924年8月,中共黄冈支部在陈策楼建立,书记陈学渭,这是鄂东地区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1925年3月,根据武汉地委的指示,在中共黄冈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黄冈特别支部,先后隶属中共武汉地委、湖北地委、湖北区委领导。中共黄冈特支下辖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
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入黄冈后,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湖北区委决定将中共黄冈特别支部改建为黄冈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5月,黄冈地委改为黄冈县委,县委下辖16个区委,有党员643人。
“黄冈革命从此逐步发展壮大,至1949年从未间断过。”黄州区文旅局副局长董志伟说,随着党组的发展,农运工作的深入,陈策楼村兴办起“平民工厂”(即“聚星布厂”)。党组织,利用兴办工业的机会,向工人宣传革命的道理,发展党、团组织、妇女协会。“陈策楼是‘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象征和代表。”
燎原之势:黄冈人在全国最早建立的党组织
记者 汪欢 通讯员 程时祥 肖超
渡江战疫纪念碑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颜宏启说,黄冈的进步青年纷纷外出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9年夏天,董必武和陈潭秋在上海相识。
黄浦江畔,一次次促膝长谈,他们深信:中国革命要胜利,非遵从马克思主义不可!
思想被点亮了,火苗被点燃了!
他们相约回到武汉,用办报纸或办学校的方式,在工农民众和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1919年8月,董必武从上海回到武汉。经过一番努力,旨在传播新思想、培养革命人才的私立武汉中学在武昌创办。
董必武邀请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潭秋、陈荫林、刘子通等到校任教或授课。在董必武的主持下,学校大量招收贫苦的工农子弟入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鄂东的黄安、麻城、黄冈等县,他们中很多人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年2月,《新青年》杂志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应邀到武汉讲学。当时正在武汉做新闻记者的另一名黄冈人包惠僧因多次采访陈独秀,与陈独秀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1920年秋天,在上海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湖北鄂城人刘伯垂,受陈独秀委托到武汉建立共产党组织。刘伯垂到武汉后,分别同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取得联系,并就建立党组织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年8月,董必武、刘伯垂、陈潭秋等7名先进分子,在私立武汉中学学校附近的抚院街(今民主路)97号——董必武与同乡张国恩开办的律师事务所秘密集会,成立中共武汉早期党组织。
这是湖北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6个党组织之一。
写下这一页历史的共有7人,除刘伯垂、郑凯卿2人外,其余5人全是黄冈人——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包惠僧、赵子健。
会议宣读了上海早期组织的手抄党纲草案,介绍上海早期组织的组织和活动情况。参照上海模式,他们研究湖北武汉早期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安排,推选陈潭秋负责组织工作,包惠僧为党支部书记。
大家认为,早期组织成立以后,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加强党在工人中的工作。会议要求早期组织每周开会学习一次,每次会议都作读书报告或国内外时事报告。
静悄悄地,一缕革命的星火在燃起,点亮沉沉黑夜。
“武汉早期组织的成立,不仅对党的早期组织建立起到了带头作用,也为我们党的正式诞生提供了思想和人才的保证。”颜宏启说。
董必武、陈潭秋利用在学校任教的有利条件,团结、吸引一大批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吸收武汉中学、武昌高师附小、湖北女师、湖北一中等学校的进步青年参加,并建立了“青年读书会”和“妇女读书会”,组织青年学习《新青年》《共产党宣言》《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
受其影响,许多进步青年和革命群众对党、对马列主义心向往之,纷纷走上革命道路,汇聚在红色旗帜下,矢志奋斗,披荆斩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参加了党的一大。这样,参加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就有3位黄冈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承载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黄冈这一批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入党的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为党的事业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个人的两次孤身“长征”
记者 汪秀玲 通讯员 程时祥 肖超
286位在此战斗过的革命烈士在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安葬
在层林尽染的团风县杜皮乡黄冈革命烈士陵园里,一件深蓝色的僧袍被展在纪念馆最显眼的位置。
“这是我国工人运动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张浩(原名林育英)穿过的,他就是借着这个袍子躲过国民党的杀害。”黄冈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汤雅玲介绍说。“张浩曾两次孤身‘长征’,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贡献,赢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对他的尊敬。”
1921年7月,张浩和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等24个进步知识青年,在回龙山八斗湾浚新小学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共存社”。1922年2月,张浩经恽代英、林育南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
为了表示革命的决心,他在党内化名为林仲丹。1925年12月,张浩在组织工人开展反奉倒段游行示威活动中遭受重伤,他利用回家养病的机会,动员妻子涂俊明和弟弟、妻弟、堂妹等到上海参加革命工作。
1928年,张浩按照组织安排和贺昌、滕代远一起组建湖南省委,并当选为省委常委、职工委员会书记,积极发动安源、水口山等地工人支援井冈山的斗争。平江起义后,湖南的白色恐怖更加严重,省委多数同志离开了湖南,张浩继续留在湖南负责联络工作。
国民党调遣了大批军警搜查抓捕他,张浩剃发为僧,躲到安源山里的一座庙里坚持斗争。一天,国民党来到庙里搜捕,老和尚将自己的僧袍脱给张浩,掩护他安全离开安源,而老和尚却被残忍杀害。老和尚俗家姓张,为了感念其救命恩情,他将原名林育英改为张浩,装扮成苦行僧,沿途化缘乞讨,饥一顿饱一顿,爬山涉水,顶风冒雪,走了一个多月,来到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在上海接上组织关系后,张浩被派到沪西区任区委书记,立即开始了新的战斗。
张浩的第二次“长征”发生于1935年。红军开始长征后,党中央和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为了传达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恢复和党中央的联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派人回国。从苏联回国要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一路上有很多关卡,所有文件都得记在脑子里,万一被捕,宁死不屈,不能泄露一丝一毫的秘密。因此,派回国的同志不仅要立场坚定,机智勇敢,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还要在党内有一定的威望,为国内同志所熟悉和信任。
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这一危险而有历史意义的任务交给张浩。他不顾多病的身体,装扮成从蒙古回来的小商人,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跨越沙漠,终于到达党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向党中央及时传达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和《八一宣言》内容,恢复了党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止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
张浩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和重要情报传达给党中央,将中国革命推向一个全新的时期。他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个人的名利思想,没有想过以共产国际代表回国的资本向党要地位。传达完会议精神之后,张浩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的任务已完成,现在我是中国共产党一名普通的党员,请中央分配工作。”襟怀坦荡,让人感佩不已。
1942年3月6日,张浩在延安病逝。3月9日,党中央为他举行了万人公祭,毛泽东同志为他题词“忠心为国,虽死犹荣”。当天,党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悼念张浩同志》,对他的革命生涯进行了高度赞扬。1982年3月10日,在张浩逝世4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通版纪念文章《忠心为国,虽死犹荣——怀念张浩同志》,再次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张浩同志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
用热血浇灌革命之花
记者 汪欢 通讯员 程时祥 肖超
鄂东抗日独立游击五大队纪念馆
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成长在抗日烽火之中,转战大别山,驰骋鄂东南,抗击日、伪、顽……处处可见战斗的身影,处处挺立起不屈的脊梁。
驻足鄂东抗日独立游击五大队纪念馆,远山苍翠,松柏挺立。馆内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把人的思绪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8年10月23日,黄冈沦陷。当天晚上,受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湖北省委派遣来到黄冈领导抗日救亡的刘西尧、张体学、方毅,召集新老党员和热血青年在杜皮张家山的独户人家门前开会,庄严地宣布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正式成立。
小屋外的场子里,人们手持刀枪,举着火把,群情激昂。
“黄冈人民在受苦受难,我们只有拿起武器,与敌人血战到底,直到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为止!”“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抗战到底!”……
霎时间,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夜幕下的大崎群山之间回荡!
虽然只有30多人、20多条枪,但这是湖北沦陷时期鄂东境内建立最早的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
为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与国民党驻大别山的第二十一集团军谈判,将鄂东抗日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简称五大队),张体学任大队长。
1938年11月,五大队袭击淋山河日军据点,打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湖北武装抗日第一枪。
1939年9月1日,国民党广西军172师及鄂东地方武装调集10倍于五大队的兵力,对五大队驻地夏家山重重包围,逼迫五大队退出根据地,并对五大队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这也是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前奏。
经过苦苦奋战,刘西尧、丁宇宸率五大队主力从夏家山杀出重围到(黄)陂(黄)安南与六大队会合,张体学率司政机关部分人员从芦柴坳突围,绕道麻城陈家湾转移到王家坊,粉碎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五大队医务主任、张体学的妻子戴醒群在途中不幸被敌人抓住。当敌人知道她是张体学的妻子后,对她严加看管,多次劝她投降,要她发表与张体学脱离夫妻关系、脱离党的声明,都遭到戴醒群的严厉拒绝和痛斥。残暴的敌人对她施行各种刑罚,戴醒群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由于得不到任何口供,残酷地将她分尸处死。这样,年仅22岁的戴醒群不仅自己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随她死去的还有一个孕育在她腹中的新生命。
此次突围,五大队机关共40余人被枪杀或活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他们前仆后继,矢志不渝。
在抗日烽火洗礼中,五大队迅速发展壮大,相继开辟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王家坊抗日根据地,并且在王家坊根据地筹粮饷壮兵源,是新四军五师的重要后方基地,成为新四军五师东扼(南)京沪、西控武汉的中坚力量。
夏家山突围后,五大队负起更光荣的使命。
主力部队辗转到达安陆孙家店被编入新四军临时支队,后南下大悟山进驻赵家棚根据地。当年初冬,与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队会师,并于1941年4月5日编入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成为五师的主力团。
播撒革命种子的“提灯晚会”
记者 何皎月 通讯员 伊海清
陈策楼党小组旧址
3月20日,陈策楼村文化广场上,村广场舞队成员在音乐中跳起了一曲曲歌颂幸福生活的舞蹈。
传播党政方针、先进文化思想,今有文化广场,昔有“万年台”(古戏场称呼)。走进陈策楼村党群服务中心,翻开《陈策楼村史》,中共陈策楼小组开展的第一次文化活动——“提灯晚会”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
1922年5月4日晚,陈策楼烽火山翊明庵戏场灯火辉煌,数以千计的农民群众,提着灯笼,举着火把看“戏”。
为制造革命舆论,唤醒广大群众,党、团骨干陈学渭、肖仁鹄、胡亮寅、陈仿武、陈正文、陈健民等革命先驱,“聚星、青藜”两校师生,以纪念“五四”运动三周年之机,在烽火山举行这次声势浩大的“提灯晚会”,并聘请了一班艺人演出花喜戏。
当锣鼓轻敲,演员们粉墨登场,摆开序幕的时候,看戏的农民群众,目光一起投向台口争看热闹。
突然,戏台上纸片纷飞,青年学生向群众散发传单,宣传革命的道理。此时,陈策楼地区的党组负责人,陈学渭、陈仿武……在戏台上和群众见面,演讲反帝反封建,以及救亡图存的伟大意义,并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反对压迫和剥削。
“图存必须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当陈学渭讲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解放全人类”的时候,全场听众情绪极为激动!
这次的“提灯晚会”是向群众播撒革命种子的开端。随后,陈策楼地区党组在十一区乡苏维埃政权中心地点——盂钵桥,举行了一次“龙灯会”;在杨鹰岭“万年台”演出了一曲文明戏。演出的内容以陈荫林同志编写的《九尾狐》为戏本,通过演出,深刻地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向农民逼租夺佃的罪恶,从而激发了农民的阶级仇恨,唤起了农民革命的热情。
通过舆论,广大的农民开始觉醒过来,并认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
《黄冈日报》3月25日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