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9时,晨光照射在黄冈革命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上,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沐光闪耀。
参加团风县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退役军人、英烈后人代表整齐肃立,向烈士纪念碑默哀。
祭扫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革命先烈林桂华的长子林杰川。林桂华牺牲时,林杰川只有5岁。79年过去了,父亲的形象一直镌刻在他的记忆里。
关于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林杰川大多是从家人的讲述中拼凑起来的。他回忆道:“小时候,爷爷奶奶总给我讲父亲的事。父亲是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也是大崎山便衣队队长,他带着队员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家的粮食分给穷人。父亲还带着大家除汉奸。有一次,听说有个汉奸给敌人通风报信,父亲连夜带着人摸进汉奸家里,把他给抓住了,老百姓都拍手称快。”
“我是烈士的儿子!”说出这句话时,林杰川眼神中满是自豪。但过一会儿便陷入沉思,“我们家共有12人投身革命,其中7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清明时节,追思缅怀先人,林杰川格外伤怀。
在父亲墓前,他总是忍不住絮叨着后辈的成长:“父亲,您的曾孙林丹受您影响,一成年就申请入伍,去年已经复员回来了。他是您孙儿敏义在丹东驻兵的时候出生的。长孙敏坤已经从水利岗位退休了,过去半年多时间他一直在查阅整理您的事迹材料……”
“祖父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记住那段历史。”林敏坤说道。在他的努力下,一本记录林桂华生平事迹的小册子已经成型,里面详细记载了林桂华在各个革命时期的英勇事迹,为传承红色记忆留下了宝贵资料。
在大别山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时期,林桂华在崇山峻岭中独自穿行,是建立红二十八军与黄冈地方党组织往来联系的主要交通员;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他一马当先参加鄂东敌后抗战,是享誉鄂东的游击专家;在中原突围前后,他毅然返回险象环生的敌军占领区,是我党继续在大别山地区举旗坚守的中坚力量,是大别山地区党政军重要领导人之一。1946年牺牲时,年仅29岁。
“前辈为了后人的幸福,紧跟党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后辈也应踏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84岁的林杰川如今活跃在红色宣讲一线,向游客诉说着团风杜皮乡杜皮村44位革命先烈的浴血传奇以及村民继承先辈遗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步前行的故事。
杜皮乡党委书记姚文崇介绍,杜皮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红军洞、红军路等红色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修缮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旧址、黄冈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打造了两条红色教育专线。杜皮乡委党校、“三同”教育基地等也相继建成,与周边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方圆6平方公里的红色文化集中区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全年累计承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200余次,接待游客2万余人,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
此外,杜皮村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投资193.4万元建成600亩茶旅融合示范基地。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茶园风光,还能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村里还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将当地茶叶、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杜皮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16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50.5万元,成功跻身全县集体经济强村行列。林桂华等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激励着杜皮村村民在新时代不断奋进,日子越奔越有盼头!
在回望中汲取力量,于前行中焕发新生。参加祭扫活动的退役军人、英烈后人纷纷表示,要继承并发扬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珍惜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在各自岗位以崭新业绩继往开来、告慰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