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摘要
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摘自《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金秋时节,地处大别山麓的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方新塆村,空气温润,环境静美。一排小木棚,搭建在半山腰,20多个蜂箱整齐摆放,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从蜂箱中取出蜂框,查看蜂巢“长势”。他是这些蜜蜂的主人——方同态。
7年前,时年67岁的方同态做了食道癌手术,每个月都要去做化疗,另外欠下六七万元债务,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国家对患病贫困户医疗有兜底政策,生活上也有相应的保障,但倔犟的方同态不想“等靠要”,也不想花儿女的钱。
2016年,中建三局扶贫工作队来到方新塆村,动员留在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发展特色养殖,他们以不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回购,方同态动了心。
方同态有着20年的养蜂经验,可传统老方法养蜂,蜜产量不高,蜂的存活时间也不长,每年仅“产”两箱蜂蜜,收入微薄。他有心扩大养蜂数量,技术却成了“拦路虎”。 怎么给蜜蜂打扫卫生?换季时节如何预防病虫害?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方同态。
“身患绝症还有创业之志,我们一定要悉心呵护他的创业梦想。”扶贫工作队队长钟新华说。很快,队里迅速拨付启动资金,并请养蜂专家一对一指导。懂先进养蜂方法的钟新华还将自己的经验技术倾囊相授,隔三差五到方同态家中帮忙。
很快,方同态掌握了不少先进养蜂技术。夏季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合的温度、湿度;冬季、早春低温季节,在蜂箱底垫上干草保温……方同态像照看孩子一般,精心守护着他的“蜂宝贝”。
方新塆村属于山区,每到春天,这里各种野花盛开,成了蜜蜂采蜜的好去处。方同态家的蜜蜂,采的是山中野花之蜜,品质过硬,不愁卖,常常“断货”。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和鼓励下,他扩大养蜂规模。2019年,方同态养了25箱中蜂,年底一算账,毛收入2万多元。靠自己的双手,方同态不光把债还清了,平时还能给孙子、孙女点零花钱,心里别提有多舒坦。
一年四季与花为伴,与蜂相随,“我觉得生活越过越甜蜜。”方同态说,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没有吃闲饭,还创造价值,觉得很有成就感。“只要我身子骨硬朗,就一定要把养蜂进行到底。”
“老人的精神也感染了村民们,有着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家都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小产业。”钟新华说。
专家点评
脱贫攻坚,外界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要把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才能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
湖北是农业大省,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精准扶贫唤醒了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主动性,也打开了不同地方的想象空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围绕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建设了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扶贫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